现代园林十篇开云彩票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28 01:06:54    浏览:

[返回]

  展园结合哈尔滨城市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以“欧陆风情”为主题,营造了一座生机盎然、富有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美丽园林。园内没有实体建筑,而是选用五色草为材质,仿建了圣索菲亚教堂,作为中心景观。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城市名片之一,五色草造型也是哈尔滨园林文化的代表,二者的结合不仅体现哈尔滨的城市面貌,也展示了绿色环保的造园理念。

  展园以将于2010年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为设计主题,利用现代园林表现手法,体现了上海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展园中心位置是从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演变而来的大型立体花墙,寓意和谐、团结、发展。周围整齐流畅的植物模纹和色彩丰富的花阵,组成了海浪以及旗袍纽扣的纹样,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特色。园路铺装则以影片胶带为设计元素,游人漫步其上,似乎在沿着历史的长河,感受和体味着上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展园以“写意重庆”为主题,设计思路是以重庆“城在山中,山水相依”的地理特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发达的现代文明为基础,通过园林方式加以再现和提炼,诗意化地展现重庆“山、水、城”三位一体的城市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园分为历史文化景观区和现代都市景观区两部分,建有“解放碑”、“人人重庆”城市标志雕塑、通远门、山城梯道等景点。

  展园名为“莞香园”,因东莞盛产莞香而得名,设计主题为“莞邑盛世,古韵新风”。展园浓缩了东莞园林造诣之精华,彰显莞邑盛世,谱写古韵新风,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莞香堂是整个园区的主体建筑,其风格与东莞传统民居一脉相承,建筑材料使用钢、玻璃等现代材料,在崭新的形式中传承历史文化的精髓。莞香堂旁建有莞香湖、涵香桥、思香台、香港洲、银瓶山等景点。

  展园以海口市绿色生态、热带海岛的城市特点为表现主题。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型”省会城市,园内三面环水,水中设岛,体现了海口“因海成岛、依海而生”的地理特点。展园从主入口“海口之窗”开始,至岛中心的“约亭”,形成景观主轴线,把全园的各个部分串联成一个整体,同时也象征着海岛与大陆之间的交通之轴、经济之轴、政策关爱之轴。

  展园立足中原文化,以殷墟遗址、红旗渠、周易、灵囿等历史文化遗产为原型,从中撷取园林设计要素,构建出整体和谐、独具一格园林景观。园内水景丰富多彩。以“洹河”为主题的自然水体形成“前河后园”的布局,体现安阳临水而居的城市特征。展园文化内容分为礼仪文化和周易卦爻两条轴线,园内的制高点“帝王台”成为两条轴线的汇聚点,台下的展厅内展示、介绍了在安阳这片土地上沉积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小屯文化的有关内容。

  皇明园集中展示了中国太阳谷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科技成果及应用。其中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日月坛・微排大厦,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等功能于一身,是当之无愧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与建筑节能技术结合的典范工程,节能效率高达88%,充满独特的未来感。

  展园以蒙元文化为主线,撷取其中的服饰、军事、文学和生活等部分运用园林语言予以表达,力图通过各种园林手法,营造出景观丰富、富有民族特色的公共空间。园内主景为帽亭,亭顶形似蒙古族的帽饰。主亭顶部造型为蒙古族成年妇女佩戴的帽饰形状,色彩浓重,造型优雅;副亭顶部造型为蒙古族少女佩戴的帽饰形状,颜色洁白,造型轻巧。园内还设置了牛角造型雕塑、苏力德雕塑、书卷石刻、蒙文“欢迎”字样雕塑等园林小品,烘托了园内的文化氛围。

  展园以“淹城印象”为主题,淹城遗址作为常州古老的文化印迹,是中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将淹城的布局形式应用到展园设计中,直观地展现了常州的城市特色与文化古韵。

  展园以“巷园・写意”为主题,通过具有岭南特色的“墙”和“园”的结合,借助图文展览的方式,展示了福州坊巷格局和传统造园艺术的精粹。展园整体布局采用了福州传统园林“宅、园”相结合的格局,重点体现了具有福州特色的烽火山墙、门房、巷道等建筑元素。同时通过假山、覆龟亭、泉池、铺地、天井、回廊、建筑壁画等,体现了福州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

  展园以现代园林风格为主格调,在传统园林中融入时尚元素,体现了深圳作为滨海城市、移民城市、快节奏城市、多元文化交合城市的特点。入口处以敞开的扇门表现深圳的开放与包容,门内广场中的拓荒牛雕塑,体现了深圳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城市精神。展园中心水面名“沁湖”,临水的主展馆,是园内主体建筑。整个展园风格明快,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展园运用象征手法,采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融入到传统园林中,体现了平顶山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展园入口处用汝瓷冰裂纹雕塑体现跌水景观,在具有创新意义的同时宣传了汝瓷文化。园内代表河南鲁山西溃水北岸丰富地热资源的上汤泉和下汤泉,雕刻有平顶山香山寺塔剪影的玻璃塔,仿照河南著名鲁山大佛修建的佛像等,充分体现了平顶山地方特色。

  展园以规则式的设计手法,依园区地势变化设置台阶、花坛、挡墙,形成一座简洁、明快的小园。主入口花坛内设有“长春”字样的小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中部地面采用胶片特色铺装,体现长春电影城的特点。园内交相呼应的木质、石质框景墙参差错落,搭配合理,营造了丰富的景观层次。园区花坛内种植造型树,后侧台地挡墙内种有花境植物,与成列栽植的苗木共同组成长春园的绿色景观。

  展园以盛京十景之一“浑河晚渡”为原型,通过再现古渡盛景,展现了沈阳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变迁。展园共包括四个景观分区:一是体现沈阳古建筑风格的入口景区,二是展现古渡风光的“浑河晚渡”景区,三是体现沈阳市井民风的民俗风情景区,四是再现昔日沈阳城郊“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戍楼”的古钟长鸣景区。

  展园以台北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与自然风光为主题,以台湾的特色植物、景点作为设计元素,介绍台湾北部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与人文特色。园内分为天然奇景区、自然生态区、都市生活区、原住民文化区、人文艺术区等五个区域,体现了台湾东海岸的天然奇景、河口的关渡红树林生态景观、缤纷多彩的都会生活、丰富多元的乌来泰雅原住民文化、以及创意朱铭石雕、莺歌陶艺文化等台湾风貌。

  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5.12”地震给北川带来了巨大损失,然而英雄的北川羌族儿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各省、市的帮助以及当地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让羌山大地重现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悠久、丰富的羌族文化也在灾后重建中得到了抢救性发掘,成为地震灾区一抹充满魅力的亮色。展园以“用羌族宅园讲述爱的故事”为基本设计理念,通过对羌族园林、建筑艺术的深入挖掘和体现,向全世界展示了北川悠久的羌族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及巨大的重建成就。

  展园以“和谐新疆”为主题,通过雕塑小品、铺装和植物,突出展现了“歌舞之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园中主景是以尔族乐器“都塔尔”为造型的铺装广场,广场中央是展现尔族歌舞的主雕塑,雕塑的背景是展现新疆地域特点和城市建设成果的景墙。“都塔尔”广场两侧的绿地呈方形,采用宿根花卉与草坪搭配,形成尔族地毯图案。“地毯”采用新疆特色植物薰衣草及非洲菊不规则的大面积栽植,体现新疆香料基地、沙漠绿洲的地域特点。

  展园设计以“清凉夏都、魅力西宁”为主题。入口处园墙采用土夯墙与西宁民居柱梁装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西宁淳朴的文化气息。展园南侧设有一面扇形的民歌墙,上面刻有“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词,墙前是藏族牧羊姑娘雕塑,草地上设置着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背篓花篮。展园北部有一座利用不同形式的景墙(片石墙、藏式矮墙)围合成的小院,通过景墙上的展示窗,展示了多民族的文化艺术品,如藏八宝、土族刺绣等,体现了西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俗民风。

  鄂州历史悠久,殷商时期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期为楚鄂王封地,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称帝,是“龙蟠凤集”之地。展园以展示鄂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主题,主要有凤凰亭、铜镜墙、吴王试剑石、比剑石、汉阙及旱溪等景观。在植物造景上,采用清幽的竹林、丰富的地被、带有地域特色的对节白腊树桩和绚烂的草花等来烘托和修饰,使鄂州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有机结合,展现了“人文鄂州、和谐共处”的理念。

  人民音乐家聂耳,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也是昆明人的骄傲,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不朽作品。随着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昆明发生了巨大变化,音乐始终是昆明这座城市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昆明园以此为切入点,展现了昆明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让游人在品味美妙旋律的同时一起感受昆明和谐美好的发展。

  大连园以“根”为主题,表现了大连人对山东老家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同时体现了有着山东人秉性、风骨的“海南丢”及其后人通过百余年的努力把大连建成一个国际化都市的历程。展园总布局力求简洁,以实木展台表现遥相呼应的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白沙表现烟波浩渺的海洋,全园中心景观为“海南丢”浮雕墙,犹如一本摊开的巨大书卷,向人们讲述着百年间“海南丢”的奋斗过程,也讲述了大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合肥市提倡“科教立市”,因此把“科教”作为展园主题,既是对合肥城市特色和优势的展示,也是对现代园林风格与主题的创新。整个园区运用创新的手法,通过“走七桥,逛合肥”趣味景观、以及涉及“河图”、“洛书”、人体染色体等内容的科普景观小品,把园林与科技、旅游、观赏和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造型表现的同时,突出内涵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现了园林景观建设新的突破。

  展园名为“贺兰山・岩画园”,以远古文明的贺兰山岩画为题材,结合艺术的造园手法,展现银川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突出的文化特色。展园主要景观有各类贺兰山岩画,山舞银蛇、石圈、石斧、太阳神祭台、女娲补天等园林小品,以及妙音泉、贺兰小溪、万凤落珠瀑布、万凤亭等。“擎天神话曰贺兰,千古岩画薪火传;凌云方塔话西夏,五彩凤凰访济泉。”神秘秀美的银川园,为济南园博园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园是一座典型风格的园林庭院。园内主体景观是一座藏式单层方形建筑,采用特有的花岗石垒砌而成,木制的窗楣、门斗、雀替等构件上均绘有藏式彩绘,屋顶设有双鹿朝圣铜质饰品。建筑前面设有一大一小两座帐篷,帐篷上绘有各种藏式风格的图案。帐篷前建有一个圆形花坛,里面种植着特色花卉。展园植物配置重点采用了乡土植物――榆树、格桑花、杜鹃花等,展现了一派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兰州水车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参考南方筒车所创,其制作技艺名列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兰州水车外形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辐直径大的有20米左右,小的也有10米,雄浑粗犷,悠悠旋转,日复一日倒挽河水灌溉万亩良田。清代时期黄河两岸的水车已超过300辆,曾有诗云:“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兰州因此被誉为“水车之都”。

  香港园以反映东亚运动会为主题。全园以一条环形跑道形式的主园路,贯穿起东亚标志水池、廊形花架、奥运五环花坛、植物雕塑、植物景观墙等景观,共同体现了香港作为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主办地的主题。展园植物配置上,中部以草坪和各色花卉造型为主,植以各种乔、灌木,形成植物围挡。整个展园风格明快,充满动感,展现了富有活力的“东方之珠”――香港的魅力。

  澳门是一座糅合了四百年中葡历史文化的美丽城市,展园特意设计成一座富有澳门风情的自然式庭园,其建筑形式和园林艺术充分体现了中葡文化的融和。展园的主景是具有澳门特色的民间小屋及长廊。澳门一向有莲花宝地的美誉,因此园内中心位置为一大水池,池中种满了澳门特色植物红建莲。园内广场中放置了一座象征葡人航海遍布地球的大型地球雕塑,广场地面铺装也采用波浪纹状,配合体现主题。

  桂林园以主题盆景《漓江百里图》为景观中心,盆景以黄格胜先生的国画《漓江百里图》为蓝本,通过写实的盆景制作风格以及传统假山盆景制作中“瘦、透、漏、秀”的综合运用,将漓江的百里自然风光进行压缩,集中描述其精华部分,突出表现漓江沿岸群山的秀丽景色,以及原住居民淳朴的人文气息。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与追求自然美的中国园林不同,西方古典园林以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为人工创造为特点。现代西方园林虽不再有修剪整齐的树木,但还是保持了古典园林中的以大几何图案划分地域,重在人工创造的特点。现代的西方园林大的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确实可以满足普通人民的健身娱乐要求,但在中国很多地方以机械效仿,生搬硬套,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而且西方园林设计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夏日的骄阳下,人们穿越广场匆匆行走,根本无暇顾及满目平整的花花草草。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设计思想过于苍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只能是苍白而无生命的。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两个不同源的园林在现代园林的需求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园林 进行优化重组,最终达到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开云彩票,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一点中国园林可以给与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国园林中师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到现代的大广场式的西方园林中去,应该切实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实处,真正的做到使人可停,可赏,可游,可憩的自然舒适环境。西方园林不仅要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园林的自然手法,在实际工程的场地改造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事实上由于人们无限制地开垦、开采、修建工程,现在的城市及郊区已经很少保存着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西方园林还应注意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在环太湖十八弯景的设计中,设计者对每一个山坡都进行了土质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就非常的成功。

  对于西方园林的内涵苍白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它通过园主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赏这些具体的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与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赏花饮酒,闲情雅致,也不会产生那么多丰富的情感。但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必定时刻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联系。好的景观设计师能洞察人的情感,体会文化与哲理的审美,其作品必将与社会单体产生更多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由封闭内向性向开敞大众性转变,必然离不开对西方园林的学习借鉴。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型的开放性的理念,建造成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 .

  在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园林风格盛行于现代中国大地,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中,开发商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启用国外的设计机构,结果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同样,其他的园林绿化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大型广场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充分让我们意识到,借鉴西方园林不是仅仅借鉴西方园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如天津的中心花园于2000年仿西方的大广场园林建成一圆形的旱式喷泉广场,实用价值极低,其夏天日照强烈,无法使人停留,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过份追求古典园林风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观的滥用和浪费。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与今天新的时代有着很大的距离,它的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并有其适应的范围。时代不同了,就不应该不分条件,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的做法。比如叠假山,这是传统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段,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须的。它在私家园林面积有限而又封闭的空间中是自然山峦的典型化,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现在有一些城市,不分场合,堆叠假山成风,不论公园还是空旷的广场都堆,结果是假山的体量很大,仍显不出山峦的气势,像一堆乱石头,花了钱,费了人力,效果并不好。当然,也有处理的好的,那是对传统的假山技术进行改造,以现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黄石等价格昂贵的天然石料,强调整体效果,恰当地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广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称自然,是对传统假山的继承与创新。另外,古典造园强调景色入画,往往曲桥无槛、径必羊肠,廊必九回。这些也不能到处搬用。南京金陵饭店的外庭院,以黄石叠成池岸、假山,采用平顶的游廊,与现代化的建筑取得协调,是谓借鉴的好。所以设计师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西方园林还是中国园林的应用都要建立在适合适度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现代的园林要开敞性与植物造景并重,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1. 彭一刚开云彩票。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是来源于强调“师法自然”的道家学说。追求的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景和组景的手法之高,从世界古典园林的设计来看,已经没有能够超越的了。略显不足的是因为空间限制、偏好对细部的把玩和对小景的欣赏,故往往使园林空间局促拥塞,显得冗繁琐碎。

  ⑴假山叠石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独立的造景作用,是古典园林中最富表现力和最具有特点的艺术形象,为了表现自然,将婀娜多姿的山石叠置于园林之中,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种风格,也成为园林创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幅源辽阔,名山众多,是造园家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造园家在园林中塑造出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石峰轮廓跌宕、参差、变化,姿态玲珑奇特,立之可观,卧之可赏,可使人犹如步入丘壑,如神游名山。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园家也常依据地形的倾斜坡注,因势就势,巧妙布局,造就出雄奇、峭拔、幽深、平远,或深涧绝谷,峭壁危峰等丰富的园林艺术境界。如苏州虎丘的拥翠山庄和杭州的龙井两山地园,正是造园家依自然之美,借自然山水的神韵,通过艺术的加工,创造诗情画意之境,使之形神兼备,把人为景物与自然景色和谐统一,有机的联系。巧妙的运用山石于园林中,以此创造园林艺术的更高境界。

  ⑵在美学上,中国园林中的假山提供的坚硬、石质的“阳元素”,在与软的、反射的溪流江湖的“阴”元素取得阴阳平衡上是必要的。和山石一样,不论何种园林,水也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造园必须有水,无水难以成园,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正所谓无水不活。因水而异,人工为之,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园林意境和美好的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在表现静态的水景时,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在表现水的动态美时,不是采用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水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湖泊池沼,河流溪涧,以及曲水、瀑布、喷泉等水型。在园林建筑与自然结合得体的园林中,无一不有水,不论何种类型的水景,也无论是“静水”还是“动水”,其形式绝大多数是自然式的,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使水与山石、建筑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⑶花木是掇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随着四季时令、天气变换都有所不同。对于花木的选择,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味香,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花木在山石、水景之中,既具有丰富空间层次变化与加大景深的作用,又具有表现园林意境的作用,如:古木繁花,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⑷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要与山水林木相配合,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效果,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私家园林则是突破中轴线布局,比较灵活且富有变化,通过呼应、映衬、虚实等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⑸书画墨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笔情墨趣与园林中的景色浑然交融,使园林设计更加典雅完美,正如《红楼梦》中所说:“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可见书画墨迹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正像陈从周在《说园》所说:“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借以题辞,辞出而境生。”

  ⑹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巧妙的构景手法,突破空间的限制,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以求得渐人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效果,以达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果之致”。中国古典园林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中,与外界的自然相对隔绝。因此,如何通过巧妙的构景手法,形成整体性园林景观,起到扩大园林空间效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构景手法有以下三种。①抑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历来讲究含蓄,“景贵乎深,不曲不深”,所以园林造景上采取抑景的办法,在园林入口设置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使之自成一景,将园中佳景加以隐障,增加园林空间层次,“先藏后露”、“欲扬先抑”,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使园林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如:苏州多数同林的人口处,常用假山、漏窗、树丛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人的视线,使人们人园时只能看到园景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全貌。抑景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山石障、院落障、影壁障、树丛、树群或数者结合。②隔景。隔景是用以分割园林空间或景区的景物,其材料有各种形式的围墙、建筑、花木、山水、堤岛等,其方式有实隔、虚隔和虚实相隔。中国古典园林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采用隔景的方法,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如:苏州拙政园巧妙利用山、池、树木、亭、榭作为隔景,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亭台楼阁时隐时现,在空间上起到互相渗透的作用,形成丰富的层次。③借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传统手法就是“借景”,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景的方式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将园林远景借入园中,叫远借;将园外或景_区外近景借入园中,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登高远望、俯视所借园外或景区外景物,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借景既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又加强了空间之间的联系,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形成整体,以达到“纳千顷之,收四时之浪漫”的观景效果。如:苏州沧浪亭,因园外有滨河水绕园而过,所以不设围墙,而是以漏窗的复廓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到园内,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可谓借景的典范。

  ⑴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这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是相吻合。现代园林设计要从更理性、科学、客观的观点去审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自然环境的美化和改善,实现设计的方案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代园林仅仅从形式上拥有自然的景观是不够的,要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使之能真正合乎自然生态的要求。

  ⑵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技巧。一是,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二是,采用掇山、理水、花木、建筑、书画墨迹等方法,形成园林的动静变化,丰富园林的空间层次与变化。三是,巧妙运用抑景、隔景、借景等构景手法,突破空间的限制,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效果。当然,这不会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形式,而是在深刻理解与感悟的传统的基础上,把传统的设计技巧,当作现代园林设计的源泉,并溘入科技的力量,凸显时代精神。

  ⑶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这就是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所表现的意境,使游人在观赏这些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甚至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享受到审美的愉悦。现代园林设计也应该要具有这种文化底蕴,把历史、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重塑符合现代气息的园林意境,使人们去体验人、社会、自然之间的情感,激发人们对美的自然追求,陶冶现代人的心灵情操。

  自现代园林工程在改变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现代园林工程需要运用建筑土木知识,生物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等综合知识。所以园林工程施工者不仅仅要懂得相关施工知识,更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地形、假山、管道排水,合理栽种各种植物来营造一个完整自然的园林景观。所以,现代园林工程管理工作对现代园林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做好了现代工程管理工作,园林的整体质量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极其复杂,这个特点无须多言。在固定时间内想建造一个质量上佳的园林景观,一定要在前期进行精细明确的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就应将园林工程中所需的施工成本,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材料,以及园林工程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有大体规划。

  明确了解现代园林工程的要求以后,就要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也就是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提前与设计单位联系交流。尤其是注意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要契合,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将设计方案的目的及精髓掌握后,技术上一定要同步给予支持。财务上要进行科学的预算,在时间进度,人员安排上都应合理计划。

  当现代园林工程具体计划已经制备完善的时候,就应严格按照工程计划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现代园林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冗杂。工作人员一定要细致的准备相关材料。土木建筑材料,绿化植物幼苗,园林施工所需要的器械等材料是最基本应该准备的。

  人员是园林景观现场建设的灵魂。有实际工作经验专业人士是项目管理人员的首选。熟练地技术工人是必须配备的人员。对于熟练地技术人员,园林施工的实际技术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文明教育。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大大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效率。

  在园林工程施工现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计划,以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平安。另外,园林工程施工计划不可能尽善尽美。在施工现场出现疏漏之时,施工现场人员能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现代园林项目管理人员最好能够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施工协调人员,这样如果出现施工问题也不会慌乱,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园林工程的周期长,元素多。施工成本特别难控制。在控制施工成本时一定要遵循相关准则。不仅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基础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参与园林工程建设人员都需要严格控制园林工程施工成本。但也不能因为控制园林施工成本就降低了园林施工质量。如因为园林施工质量问题没有通过工程验收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保证完成优质园林工程项目才是控制成本的最终目的。

  制定一定的计划后,是否按时保质的完成则是园林施工过程需要注意的又一问题。各项工程都有其验收标准。草坪,假山,排水等等工程也不例外。一定要及时分段检查,这样在检查整改时可以尽量弥补,降低成本。甚至要对建设计划进行跟踪检查,这样才能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安全是第一要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这对整个园林建筑工程的影响巨大。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施工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效率,从而能使工程高效完成。基础技术人员和基础建设人员的安全文明教育也应注意下。除要进行安全文明教育,还可实施一些奖励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现代园林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园林工程的质量。一个优质的园林工程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能够反应城市的文化风貌,能够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所以一个好的园林工程不仅是施工技术上的优秀,更是人文风情的展现。严把现代园林工程质量关是现代园林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技术与施工人员是园林质量的第一道关卡。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的人员最好找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不管是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还是绿色植物种植。一个专业的人员能够保证植物的高成活率,能够保证土木建设工程的合理性。所以,在技术与施工人员的聘请上一定不要控制成本。

  质量验收是指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在现代园林施工过程中最好做到跟踪检验。对于绿色植物和一些动物要保证其长期实际存活率。这样才能是园林工程景观持久。毕竟园林工程景观不同于自然景观,需要一定的规划要求。所以质量验收的最基本的两个准则就是规范化和标准化。

  良好而持久的景观依靠对于园林的后期养护。水流或水库需要及时的清理和供水,绿色植物需要定期的修建灌溉和管理,更不用说假山等人造奇景。所以这些景观都需要投入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来维护。只有每天细心地维护,园林工程景观才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才会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现代园林工程管理在前期准备,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成本的控制等方面都需要细致控制。所以说要建设一个优质的现代园林工程项目,需要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总结进步。而且建设一个优质的现代园林工程项目对公司的盈利,城市形象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参考文献:

  [1]张健.现代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探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5.(05)

  [2]赵旭.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探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4.(11)

  近年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

  园林不仅是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即社会特色和自然特色。

  园林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突出其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等。园林建设应继承城市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这样才能增强园林的凝聚力和城市的吸引力。和谐园林的规划设计非常注重对新乡市历史文化素材的挖掘,结合园林具体的地形特点进行合理布局。

  园林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园林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谐园林的规划设计利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充分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地方自然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公园。

  园林无论规模如何,首先应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主题,其后围绕着园林的主要功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综合考虑公园的整体布局。这样的规划设计就会有轨可循,才能实现园林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多层次活动需要的功能。

  园林在城市中应具有多样的价值体系,如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无论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防灾避险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园林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园林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多种价值体系协调发展的思想。

  园林是城市中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之一,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城市中人与环境互相协调的标志,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这种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应予以优先的开发权。

  园林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衔接等方方面面。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其体现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与现代化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创作思想、设计手法等过于强调时代性,适用范围狭窄。因此,在研究有关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树立创新观念,摒弃传统设计中的缺陷,做到扬长避短,实现古典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重视基本的构景之外,突破局限,体现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精神境界,丰富实用性,真正成为提供大众化服务的公共园林。但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应用,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古典园林模式,必须做到园林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升整体效果,实现“天人合一”的浑然天成之感。只有这样,才能奠定中国传统艺术的地位,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延续并发展园林景观文化。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丰富且悠久,无论是叠山理水还是空间布局,杰出作品层出不穷。依靠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做到情景交融,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体现序列空间美感。总之,在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艺术,树立先进的设计理念,提升空间意识,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表达景观形态思想,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营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美感,是基本设计目标。而园林景观中的美又可划分为形式美、意境美、具象美三大层次。过去,园林景观设计往往视角单一,枯燥乏味;而多元化将成为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美,若想达到这种效果,必须借助其他山水景色。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山水景观极其丰富,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具有独一无二的传统艺术特征;而丽江的恬静之美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传统艺术元素;而壮观的雪川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

  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表现的视觉美感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由于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由过去的空间开放到如今的景观设计开放,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与人文艺术的有机结合,而设计理念与设计内涵也在深层次上有所进步。以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中国传统艺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一个“效应时期”,而园林景观设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如社区景观、城市广场、山水园林、江滨河岸,等等,给中国传统艺术带来更多发挥空间。

  与其他景观设计相比较,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强调“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的体现可通过轴线方式体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轴线既可是笔直的,也可是弯曲的,轴线的有机混合,更能表达丰富的空间层次感,提升审美价值。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中,“水”所表达的动静结合意境较为常见,如果是流动的瀑布或河流,则以动态形式呈现;如果是静谧的湖泊或池塘,则以静态形式呈现。在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水的灵性。以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为例,既体现了传统艺术中的“轴线”变化,表达了丰富的景观空间感,同时又实现了水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体现了丰富的空间魅力。另外,将传统艺术内涵融入到空间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苏州园林景观中,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艺术意味的梅花、竹子等,表达了坚忍不拔、意志力等中国元素,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体现了高雅的文化意境。如图,图中为大浦医院景观设计图。

  随着中国景观建设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规范,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园林景观行业定会有自己特色的设计品牌。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园林设计,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各种园林工程项目,包括很多内容,无论水景设计、道路设计、绿色种植,必须专注于完成后的景观效果,以创造良好的景观。随着绿化项目规范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功能,并成为主要的园林项目的一部分。对现在的园林设计一般要求:

  园林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人舒适和美丽的享受。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关键在于植物配置、景观、建筑的古典园林等,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绿化是整体是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工程的指导下开展总体设计意图,其设计和建造应结合地形、水系统、园路、广场、花园建设,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想法,确保总体设计意图的实现。

  园林绿化时,绿地和树木要做到比例合适的原则,以此来体现现代园林区域性的特点,如果选择的树种具有良好的特性,树木将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为以后的日常养护减少麻烦,从而减少养护的次数,正确选择种植合适的品种,培育针阔叶混交林,营造一个相互结合的乔冠绿草地,为后期的绿化工作提供帮助,这是因为错综复杂的混交林,形成复杂的群落,会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系统,减小病虫害的发生,对病虫害的扩散起到很好的防止作用。

  结合施工现场的调查,需要确定准备相应的计划,以及工程和施工组织的需求,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进度实施,相关情况按照施工进度进行调整,使设计能够有助于施工有序的进行,这样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设计要尽量使工期能够缩小,取得好的效果。

  园林造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的特点,需要选择适合环境的植物,做到乔冠草相结搭配的组合,只有使植物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稳定性生长环境,才能够建造出一个符合人们需要的环境,例如在栽种树木时要在树下留一块空地,可以用来种植一些比草坪成活率较高的植物。

  园林环境应该是鲜花盛开,满目苍翠,绿色相呼应,这是最令人愉快的风景,也是最让人感到轻松,舒适的景观。要创造一个优美的绿化景观,需要进行设计,特别是景观的合理配置,在园林里基本上都是休闲绿色环保为主导色,但在此基础上,还体现出不同的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来。例如,在鲜花盛开的春天,夏天浓荫覆盖,在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是傲雪寒梅在景观设计也可以添加一些精神内涵。

  现代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努力达到清新、优雅的效果,同时要恰当把握尺度。在园林里设计绿色休闲场所,需要满足人们使用一些基本功能,色彩的运用需简洁明快,构思巧妙,引起人们的兴趣。资金投入方面,要尽量降低成本。

  对园林的空间规划设计是提升整个园林层次和美观的关键所在。作为新世纪的园林设计,首先要对园林的主要功能和具体的空间划分进行定位,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使用价值。同时,设计师要注重和居民进行沟通,了解当地居民的个人特征和性格,以及住宅区居民的普遍设计思想和意识,然后在设计师和居民之间找到一个设计的平衡点,从而使得园林设计规划既满足居民的要求,也能得到更合理、更科学的设计。设计师除了要了解居民的特征和需求之外,还应该合理的增添一些体育器材,如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调整园林的使用空间,从而满足居民在业余时间休闲娱乐活动。

  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设计理念中一定要充分突出景观的作用和园林的绿意,尤其要注重园林内景观色彩的搭配。颜色对于园林设计来讲,可以给人的视觉带来很大的冲击力,也是园林环境设计中的关键所在,设计者必须要对园林植物的摆放位置进行合理地设计。同时,注重彼此之间的色彩搭配,从而使得园林内空间环境符合居民相应的日常活动,巧妙地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提高居民日常的生活质量。园林环境应该是翠绿欲滴,让人赏心悦目、心情开阔,能释放各种生活烦恼和压力,因此,舒心宜人的园林环境自然离不开景观的合理设计和配置。春暖花开、缤纷夏季、秋高气爽、寒梅傲雪,何等美好的景象,这才是园林该有的景色,才是园林设计的价值体现。

  园林内的植物多数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不同的季节特征表现的,春季花团锦簇,夏季绿意盎然,秋季枫叶飘飘,冬季雪花环绕。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循环交替的现象,是生命节奏跳动的象征,四季的演变为园林的时序景观创造了条件。园林设计者可根据大自然的特征,植物花开花落的变化,在最恰当的季节配置最优势的植株,使生命不断延续,让园林时时刻刻充满生机给予人们希望。在园林的空间安排上,由于植物其本身是一个三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主体,所以,植物的摆放能体现出园林的整体美观。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能让人们视觉上得到享受,精神上得到洗礼,心里上得到温暖,因此,园林内的景观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此外,园林设计最终服务的对象是群众,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讲,良好的服务环境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还是园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设置服务设施前,要充分考虑人们日常的生活轨迹和行动规律,在人群流动密集的位置设立相应的健身器材,还可在园林内设立商业服务站,当然设立的地点应是在人们最常流动的地方,方便居民就近购买。园林内还要安置几个垃圾中转站,便于处置人们活动后所剩下的垃圾,定期对垃圾进行统一处理,确保园林空气清晰、环境宜人。

  我国的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我国的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利用自然的山水、树木进行的造园活动。受神话故事的影响,周文王建造了中国古代园林的雏形——囿。在囿内挖瑶池筑高台,供帝王将相们享乐。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开始有了自然山水的萌芽,而到了秦汉时期则出现了宫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建造了滨临渭水的阿房宫, “引渭水为池,筑为蓬”。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开创了“一池三山”的园林景观形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转向返扑归真, 开始挖掘自然的美。并且私家园林逐渐增多、而不再仅仅是达官们狩猎、娱乐的场所。隋唐是中国历史贬繁荣强大的时期,经济恢复发展,文学艺术蓬勃生气,多民族之间文化也得到了交流,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园林设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宋代, 文人、士大夫对山水寄情,向往和追求自然山水之美,这种山水审美观念深深地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明清两代,由于政治经济处于稳定的状态,人们开始注重精神追求,园林既继承了前代的文化特色,又融合了这一时期风流雅致。现今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宗旨主要以人居环境为追求目标,如布局山水、种植植物、构建亭廊等,都用温度、光影、气流等影响人体舒适性的因子为依据,形成宜人居住舒适的理想环境。作为造型艺术一种,对空间形态的塑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一园之内收天地无尽之景,这些重要内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境界所在。有效的空间使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效果体现小中见大。 在尺寸、体量很有限的情况下停留的时间有意识的增加, 最后形成与前者基本平衡的感受量能够做到小中见大的秘诀所在就是中国园林的设计特色。

  (2)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范围不拘泥于庭院,扩大空间视觉边界是通过借景来实现,让景观园林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呼应、相联系,整体性营造园林景观。美丽的景致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追求的空间视觉效果的无限延深。

  (3)形成丰富的没有尽头的景观。静动结合、实虚对比、渐入佳境、引人入胜的空间的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段,园中园式的空间原则布局常常将整体园林分隔成许多不同个性、不同形状、不同尺度的空间, 并将知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空间, 互相掩映,参差交错,将人文景观、山水、自然等分割成片段若干,分别表现,空间局部交错让人看到,以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

  (4)景观体系完善。为了不断强化和维护体系的完整性及保证体系的生存价值,古典园林艺术就必须在体系内部构建不同效果的景观特色,其中包括借景、障景、引景等;增加某一立面形态、景物平面的变化,格调、色彩的变化;增加景点和景点之间,景区和景区之间的渗透、转换、穿插等矛盾关系;增加景和景点之间,景区和景区之间的比对等等。

  (1)体现古典园林的自然山水设计。传统园林的精髓在于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 “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空间布局,如小桥流水、叠石飞瀑、三面荷花、 四面垂柳等,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花影,花香等。这些都是在广博的自然画卷中经过高度的概括与升华, 形成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佳境。这些对自然景观的浓缩与创造,恰恰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重要性,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之一。

  (2)体现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创作方式。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古典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基础,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应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创造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经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纯典型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的过程。大千世界又是景象万千,日月光影,山形水貌,花草树木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千姿百态存在着,可以让我们尽情观赏。园林设计师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自然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近而更好的总结它们美的本质,才能把它们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放到设计作品中。

  1) 因地制宜的营造适宜的景观类型,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园林特色的主要方向。许多现代设计师都把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通过借景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或把周围的地域性景观类型引入园林,这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究源和察地:造园讲究随曲合方,得景随形。只有顺乎自然之理,才能自然合宜,故对基址的了解非常的重要。

  2)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及内涵,达到现代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的效果。

  造景与艺术结合:一座园林是由许多景点组成,而各景点均可含各自意境。这种体现意境的景,除了构成景的要素——建筑, 山石等,往往还与诗画艺术相称。景物所表达的境界,通过精神诗句来点晴,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意象完整的景。

  意与境的结合:境是园林造景中的空间范畴。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尺度的、由景而产生的想象空间。古典园林往往是通过模仿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间达到咫尺山林的感觉,如网师园水面小,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它的实际情况,水面聚而不分,仅在东南和西北伸出水湾小涧,黄石池岸叠石处理成穴状,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使你感到水面与外界宽广的河流山涧相连,无形中扩大水面界线, 给人余意不尽的印象。

  情与景的交融:情是由景作用于人,人感悟到境,由此而引起人的心情思绪的变化。精彩的园林景物构成景外之境,而通过这种境对人的感化感知而产生情,这就是情景交融。

  人通过眼、鼻、耳三个感官能够感受到园林景物所触发的情感。眼睛能够通过景物的外形、色彩、明暗这些方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部分,如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等效果;鼻子能够闻到植物的芳香,如“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说得是梅花的香味;耳朵能够听到园林中不同的景观的声音,如拙政园的“听雨轩”,雨滴落在芭蕉上的声音;“松风亭” 利用风入松间, 发出沙沙松涛声,感受宁静,这些由景物的外形而产生对景物的意境的感悟。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无论从造园手法还是形态塑造上看,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很丰富的。我们在学习、借鉴时,要结合现代景观的各种因素,站在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空间,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景观艺术。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近几年来园林,随着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再从狭窄的角度上讲园林景观,虽然现在的园林景观的发展与老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我们在秉承历史赋予园林景观设计责任的同时,更应该鼓励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剖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所谓的园林就是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欣赏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

  景观则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构筑物构成的多种形态,它是时间与生命体在土地上存在的痕迹。

  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包括天然景观(如高山、草原、沼泽、雨林等),人文景观包含范围比较广泛,如人类的栖居地、生态系统、历史古迹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从无间断,这便造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相融合的现象。

  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成家养,热门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所关注的园林景观。

  ①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②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

  ③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地形是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会因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地组景,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的美景为我所用,因此,地形的规划对景点的布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进行地形规划。

  园林景观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因此,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黄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1、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着眼于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中民族文化个性的培育,并把其注入我们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①积极推动跨文化理解。深刻理解文化中的共有性与差异性,进而才能很好地整合两者在景观规划设计创作中的作用。

  ②景观规划设计过程要倡导多元化。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就应当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而且要把这一原则推及到对待“他者”文化的行为之中。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则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当中积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

  ③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①充分利用乡土树种。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选择树冠水平伸展较大的乔木,为道路硬质地面提供遮荫。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分区考虑相应植被配置。

  ②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平方米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平方米的草本及地被。

  ③树种产地与运输范围宜在500km范围内,避免选用从其他地区移植过来的大树。

  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的动力及景观照明。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物种多样性。水体景观避免硬质驳岸。

  3、园林景观设计尊重不同地域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建设“使用舒服”的园林景观。

  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知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服,园林景观要满意不同地域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色的认同,避免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园林景观的健康性还恳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意居民锻炼身体的需要。

  ②园林景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园林景观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1963年陈其兵生在天府之国四川,1984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2003年获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园林植物)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委、中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委员会委员、四川风景园林学会理事、四川省经济林花卉学会理事、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林园学院副院长等职。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园林绿化工程逐渐提上日程而1990年起,陈其兵就开始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研究,结下了累累硕果。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带头人,他呕心沥血,矢志不渝,长期奋斗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年四川农业大学林园专业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专科成长为拥有西南地区最早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的学院,其成长之速令人赞叹,而其间艰辛则可想而知

  在科研上,陈其兵主持完成了“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国家“十一五攻关)、“四川丛生竹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四川“十一五”攻关)、纸浆丛生竹林集的培育模式研究“、四川丛生竹定向培育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示范“、四川(沐川)退耕还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等诸多项目,其中些项目不仅达到了国内外领先,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通过示范推广使之成为四川竹业发展的主栽竹,其中撑绿竹、麻竹的规模化基地化培育居全国之首。为此该项目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潜心钻研的同时,陈其兵大力推广了8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在西南地区推广优良经济竹类苗木、花木约2亿株,推广面积3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20亿元,自2001年任教授级园林植物注册咨询师和四川省园林绿化工程评审专家以来,他在园林植物培育技术方面的突出作为,更是给当地带来了30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为四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只有把教学做到位了,科研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毫不含糊陈其兵先后承担林学,园林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造林学》、《森林经营学》、《城市林业》、《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大胆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生好评。开云彩票开云彩票开云彩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