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造园艺术巨匠、苏州吴江人计成将自己的造园经验进行理论化的加工和提炼,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和总结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理论的巨著《园冶》。昨日,“传承融合共享园冶的当代价值阐释与展示”学术交流活动在留园举行,来自国内研究《园冶》的文史、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园冶》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内涵,聚焦其当代价值展开热烈讨论,共话未来发展和可行之路开云彩票,亮点频现。
中国园林的内质是“文”,是“景面文心”的园林,在“天人合一”的审美体系中,“景”的核心是天然之境,“人”的核心是“文心”,两者又都依托于“诗性”。如何营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园林?既要遵循“景面文心”的造园理念,又要结合中国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园林绿化的研究,当然还要有创新。这些创新无论成与败,只要敢于实践,它总会跟随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发展。因此,现代的材料、技法、科技融入了园林,给园林新的空间,也让年轻人爱上园林。
《园冶》的根基在苏州,创新性运用《园冶》的基础理论,对风景园林建设实践至关重要。当传统的中华园林文化融入现代全球化的新趋势之际,中华园林文化自信将转化成为巨大的发展动力,推动《园冶》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风景园林学界、业界的任务,是要建设为全社会服务的更大规模的风景园林式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科技水平的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型、可持续发展型的新概念美丽中国,履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我们,任重道远。
二十世纪初,《园冶》的惊世价值被日本人发现,尊计成为造园鼻祖。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在很多层面与中国园林有着类似关系,例如具体的做法、术语等,但也存在微差。在所有的术语当中开云彩票,唯有“借景”二字及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通过日本园林的“借景”和中国园林的“借景”,我们不仅能从中发现中国园林对日本园林的影响,还会发现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园林也生长出我们不具备的东西。这其实就印证了一点守正创新。不过要注意的是,唯有深刻领悟传统的理论著作、方法,掌握传统造园精髓,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转化,这样的创新才更具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内容丰富、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古代造园经验总结专著,《园冶》全书共三卷,卷一为兴造论和园说,另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篇。卷二为栏杆,卷三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并附图235幅。《园冶》一书中的许多理论见解和造景的手法,也在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渗透着。经过仔细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园冶》等造园著作,提炼并继承和沿用其中的精髓,是更好地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坚实的基石。
晚明时期,关注园林艺术构建,对造园艺术进行总结和思考的人有很多,除却《园冶》,还有《长物志》、《一家言》两大论著。在著书动机、目标及基本理论形态上,其作者各有不同,应客观看待,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园冶》是计成暮年面对年老子幼的困境,担心绝学坠废而留下来的传世之作,是一部工程手册。作为职业园林师,计成一方面专业技术更精湛,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主人的要求和遵守工程实务要求。因此《园冶》基本理论形态也更加完整系统,持论更加中正允当园林。
计成是苏州吴江人,苏州理应有一个专门为《园冶》收藏珍本、搜罗各种版本、提供种种研究资料的机构,以供中外研究者们查阅。自与苏州市档案馆提出成立《园冶》研究专题协作组之后,十余年间,我们创造了《园冶版本知见收藏录》《园冶研究论文知见收藏目录》、《园冶研究著作目录》等成果。希望能助推国内《园冶》热的诸多层面之间、提高与普及之间的联系。具体地说,是热望助推收藏界、研究界、翻译界、出版界甚至读书界,特别是广大《园冶》爱好者之间的往返交流、互鉴互动,既走向普及,又走向更高,并建立广泛的、可持续的园冶学批评。